湖南省澧县澧阳中学 邹 炜
摘 要:现行我国初级中学音乐欣赏采用的曲目,都是以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为主的高雅音乐,这样的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们的内涵丰富,表现抽象,具有很大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中学生对音乐中美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是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也包括一些城市中学生,由于种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能力和了解程度,只是局限于一般的流行歌曲方面,对于那些有着丰富内涵和表现力的音乐作品,他们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实在有限,他们既不能理解,也更不容易接受。在这种前提下,如何成功的上好初中音乐鉴赏课呢?
关键词:课题导入 音乐课堂 构建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节完整的音乐鉴赏课程而言,好的“导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设计一个科学、新颖而富有创意,同时又被学生所喜欢的导入形式,就像歌剧中的序曲和乐曲中的前奏一样,结构虽小,但能为整个音乐定下一个基本旋律,能引导学生们进入一个特定的音乐情景之中。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把握社会音乐热点,有效利用学生现有的音乐认识导入
目前的流行乐坛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瞬息万变,同时流行歌曲所涉及的范围和体裁也越来越广泛。一些初中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很弱,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只是存在盲目追星、随波逐流或者是单纯的喜欢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同时学生对于流行歌曲的接受能力是非常强的,无论什么形式的流行歌曲,只要是在社会上能流传起来的,他们就会喜欢和接受。把握这一典型的学生心理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某一类型的音乐教材中音乐的关注度,非常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导入。
如在欣赏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民族风”一节时,教材分别采用了蒙古、藏、维吾尔民族音乐,我们可以充分结合目前正在流行的,具有这些民族风格特点的流行歌曲或歌手导入课题。如果以《辽阔的草原》开始欣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具有蒙古族民歌特点的通俗音乐进行导入。《吉祥三宝》这首歌通俗好听,很受学生们喜爱,教师就可以先找学生来唱这首歌曲,然后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具有哪一少数民族的音乐特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次设问:为什么你们知道它具有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呢?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特点进行关注,当学生都把精力投入到这一讨论话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大家的思绪引入到对蒙古音乐的认识上,从而有效的导入本课的课题——蒙古族民歌的学习。
二、抓住某一特定时间,结合音乐地域性特点导入
现在中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加愉悦,春节、五一、国庆等各种假期相应出现,这就为广大人民群众包括高中生们提供了非常充足的休闲、娱乐的时间。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教学的时候,也可以以此为导入点,设计出一个好的导入课题的形式。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补充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时候,刚好是国庆假期结束后的第一节课,上课前我就问学生们假期中出去旅游了吗?假如让我们全班同学集体旅游的话,同学们最喜欢到哪个地方去玩呢?这一话题立刻把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整个课堂气气也活跃开了。有的说去北京,有的说去香港,还有的说去大连,讨论的非常热烈。我把话题一转,又设问到,在普通人的眼里,我国哪一个地方最美呀?立刻大多数学生都回答到:杭州和苏州,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学生的话题引入到了杭州之后,我接着问大家,在美丽的杭州曾经发生了一个浪漫、凄惨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同学们回答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就这样,不但很好的导入了本课的学习主题,而且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的关注度提高了。
三、以趣味式的特别设计导入
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把课堂变成轻松学习的环境,把老师当成良师下的益友呢?在上课时引用趣味式的导入设计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某地一位音乐老师在上第一节课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打破了教材编写的前后顺序开展教学,他站在讲台上首先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字谜,旁人看戏我挨打打一乐器,学生们争着回答“锣”。这位老师说,猜对了,我就姓罗,但是可不是被人打的“锣”这句话一说,引的学生大笑起来,从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感。最后教师说,既然说到锣,那我们今天就欣赏与锣有关的音乐吧,从而导入了对京剧音乐的学习上来。一个谜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一节课上的是非常精彩。有时,直接导入课题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一设计进行。如我在带领学生欣赏“拉美音乐”一节的时候,我请学生打开书本到这一章节,然后故意提问学生,今天我们上什么内容呀?学生立刻回答“拉丁美洲音乐”,我突然引用了赵本山的一句广告词说到“地球人都知道呀”。逗的学生哈哈大笑,从而使他们不但放松了精神,而且也专注了音乐本身。
四、依托教师表演入手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要多专多能,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也是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在课堂上,教师的表演不但能起到“示”与“范”的作用,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有一次,我去为某班上课,在门口就听到学生们在室内朗读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走入课堂,我故意对学生说,这首诗我读的最有感情了。学生们一听,立刻来了精神,非要让我朗读。于是我就把我表现为古人读八股文的样子,手背双手,摇头晃脑,手拿折扇,轻渡方步、拉长腔调的背了起来。同学们听的是津津有味,还说我表演的太好了。我就接着说,我们既然认识了这首诗,那这节音乐课我们就来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吧。由于同学们的专注力提高了,更由于对这首同名诗已经有了了解,他们对这首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意境把握的非常准确,这节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音乐课堂课题导入的方法和形式还有很多,数不胜数。如直接导入式、讲故事式、名人格言式、悬念设计式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某一节课的需要,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充分设计一个有特点的课题导入。教学有法,“导无定法”,成功的课题导入会给学生带来春风扑面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多分析教材,多了解学生,多阅读,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