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县曹家镇水竹完小 谢 波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主张在启蒙阶段,要运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教授作文,要求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写“放胆文”“自由文”。这样就要求学生们:重视生活、积累感受;重视阅读——感悟作文方法;重视体验——感悟习作过程……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启蒙教学
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求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写“放胆文”“自由文”。这里的“自由”,从外在形式上看:即儿童可以自由选择作文的题目、材料、表达方式等,从内在状态来看,是儿童心灵处于无拘无束的状态。因此,我想尝试以感性化角度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重视生活、积累感受
1、扩充生活源泉,积累生活素材。作文教学强调“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那种要求学生在文章的结构和词语上下功夫,而不是注意学生有没有丰富的生活的做法,往往产生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无话可说,却要硬写,硬写不出,“启发”实际上就是给学生“口授”,是“你照着我的意思写”。所以,学生怕写作文,很大一个原因是没有素材。我常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家长允许孩子参与一些家务活动,必要时让其中一个人去做。一来二去,学生丰富了生活,积累了感受,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事。
2、学会体验生活,丰富生活感受。生活中充满了喜怒哀乐,充满了缤纷绚丽,生活中处处有我们的感动、思考和想象!因此,需要培养学生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雪亮的眼来体会和洞察生活。“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学会体会生活,想象生活,一枝一叶,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言一语,一件小事,一段笑话都能令我们发掘出至善至美的地方,都会引发思考,令人感到生命的意义,为此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
二、重视阅读——感悟作文方法
1、课堂精读,以读促写。叶老在论“读与写”的关系时,曾提出阅读和写作是彼此相联系的两回事,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联系点”。读和写是可以相互迁移的。而语文阅读的材料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是匠心独运,上课形式相对灵活多样,学生感情容易投入,于是较之作文课更爱阅读。因此,可以从最根本的阅读教学入手,引导学生在阅读课中进行作文小练笔,以读促写。以读促写是最受学生欢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2、课外博览,广泛吸收。语文课程标准上写的:“提倡少作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道出了教语文学语文尤其是教作文学作文的真谛。教师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促读呢?(1)激发兴趣,促成阅读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谈自已怕读书感受激发兴趣。(2)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3)鼓励先进,坚持阅读。解决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出现的不会读、不肯读、不能读等问题,让“读书”成为儿童习惯,不但要读,而且要大量地读,撑起“课外阅读”这一片晴朗的天空。
三、重视体验——感悟习作过程
在作文动笔时,学生是不会去想该注意什么方法、用什么修辞等等。如果过多考虑策略,反倒会影响写作的思路。所以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不要老是以规范化的理念统一成批的制造同类产品,用太多的框架、范围牵引,尤其要因人而异,少进行枯燥死板的作文理论指导,而应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受,放手让学生独立构思、自由表达,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鼓励唤醒。
1、熟悉素材。如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这篇作文时,我这样启发:让我们选择一件记忆最深感受最强烈的事。因为印象深刻的事情总是记得特别真切,回想起来也是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么,同学们能把它清清楚楚的回忆起来吗?闭上眼睛,静静地在脑海里放电影,在这个电影中,你能看到当时人物的行动、神态(甚至是一个眼神);听到他们说的话(甚至是一声叹息),要感受到自己的心情。要是哪个地方有点模糊呢,让我们用想象为它上色、让它鲜艳起来、清晰起来。
2、激情表达。如指导学生写作《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时,写前我跟同学们谈话:为什么要选这件事写?想起这件事是否给过你过强烈的感情刺激、印象特别深刻?如你想写一件激动过你的事,就一定要选最激动的。也许,它曾让你热泪盈眶;快乐得欢呼雀跃;生气得七窍生烟;忧愁得郁郁寡欢;惭愧得后悔不已;伤心得现在想起来还要落泪;恨不得这件事马上能重新来过……同学们已经是十多岁的孩子了,亲身经历过的事有很多很多,那么哪些事哪些感情你曾经深深体验过,哪些事曾经深深撞击了我们的心灵,甚至终身难忘呢?从而激发动笔抒发的欲望,达到非表达不可的境界。
3、分享习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成功是培养写作兴趣的好方法之一。因此,对于学生的一句佳话,也应万分欣赏,给予好的评价。学生特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在这次习作中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下次习作,他便会千方百计地做好,想再次得到赞赏。于是,我便用了一些方法:把每次习作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利用班级黑板报,班级优秀作文集,让学生上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等方式“发表”。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
总之,用生活经验的方法教学作文,学生容易接受,掌握更高层次系统知识后,就能从大脑里像放映一样呈现出来。所以,感性作文教学往往更直接,更浅显,更注重感觉和经验,更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注重感性会使学生更加细腻,因为细腻才会用心感悟生活点滴;注重感性容易让学生激情迸发,注重感性能使学生体验到作文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方法如花香熏陶渗透,潜移默化;个人积累丰富了,语言功底提高了,何愁作文写得不好而不能融会贯通呢?
参考文献:
[1] 曾红英.谈小学作文启蒙互动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8(09)
[2] 刘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