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竹市镇管竹完全小学 傅泉玲
在使用人教版“统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过程中,我将新教材与几种旧版教材进行比较,对一年级识字教学实践的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我认为新教材的小学识字教学有新的特点。
一、先识汉字,再学拼音
旧版的各种语文教材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从“ɑ、u、e、i、u、ü”开始教起,然后再利用拼音去识字。这回的新教材改变了,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我上学了》之后,第一个就是识字单元共5篇,第1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接下来的是“金、木、水、火、土”,最后的第5篇是《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学完第一个识字单元,学生认识了40个生字后,再去学汉语拼音,这样就把拼音学习推后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为何要这样编排呢?一是考虑在幼儿学前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一些汉字,对汉字并不陌生,先安排识字课有助于实现幼小衔接时的平稳过渡,放缓坡度。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很少接触拼音,一入学即让其学拼音,比较难;让他们先识汉字垫底,缓解了学习压力,降低了学习难度,减少了畏难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二是先识汉字再学拼音,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拼音“ɑ oe”,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学汉字的辅助工具。这就非常清楚的定位了拼音与识字的关系,识字是目的,拼音只是手段。三是先识汉字再学拼音,是在有意回归语文教育传统。其实,我国传统语文教育都是从识字开始的,从前的蒙学,在没有注音、没有拼音帮助的情况下,先生一开始就是教孩子们认字、诵读。新教材第一个识字单元的5篇识字课文,编排很有趣,也很传统。翻开第1篇识字课文,“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小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会是一辈子的印象。这个改变体现了一种更切实的传统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多年以来先学拼音再学汉字的教学方式,以往刚开始学习语文时,把汉字作为辅助、拼音作为主体。现在的新教材将此倒过来了,就是把汉字作为主体、拼音作为辅助。这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不借助拼音的情况下如何教好生字;二是如何借助已学汉字学好拼音。这就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挑战。为了应对好这一挑战,关键是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汉语拼音的作用,并用来指导教学,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还要辐射给学生。
我们应当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识字就可以不用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降低难度。谁都知道,发音较难学,我们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费了好大的劲,效果还是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不过是一个识字的“拐杖”,那老师的压力就会小一些,转移到学生那里的负担也会轻了不少。说得实际一点,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不错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因为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总之,学拼音就是用来帮助识字,但不能代替识字。
如此说来,并不是贬低汉语拼音,并不是说汉语拼音就可以丢掉不学。汉语拼音作为一个工具,它辅助识字、帮助学习普通话的作用是很显著的,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识字、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汉语拼音应该要学好、学扎实。
新教材一年级上册在第一个识字单元后,紧接着就是两个汉语拼音单元,之后是一个课文单元,接下来又是一个识字单元。这样,将汉语拼音夹在前后两个识字单元之中。这种编排是有意图的,就是要求教者将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识字,彼此融通。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重视。
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新教材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精神,实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编写原则。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识字教学效果,为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阶段的识字、会写均提出了明确的数量目标,比如要求小学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大家应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有一个《识字表》和《写字表》,这是一个“识字写字基本字表”,要求会认300个字,会写100个字;一年级下册附400个会认的字,200个会写的字。整个一年级要求识字700个,这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有些老师会问,这些字是怎么来的?它们是依据对小学生阅读的字频调查确定的。先认识这些字,才可能尽快过渡到独立的阅读。而且从字理据、字结构来看,先认识这些字,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促进学生认识更多汉字。因此,尤其应扎实抓好一年级识字教学,使识字教学有个良好的开端,为往后的识字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可知,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当贯彻“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这一原则,应将认识字和学会写这两个目标区别开来,绝不能混为一体。要面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教师千万不能统一加码,更不能回到过去那种“会认、会写、会讲、会用”的要求上去,事实上认、写、讲、用是很难齐头并进的,那样做效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彰显教材特色,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