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城关中学 宁晓华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的课程体系及教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教学上的高效率指的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既能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又要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切实提高实际运用能力,我认为要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3、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4、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二、创设问题,引导积极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探求新知一般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具体内容把问题层层推进,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用讨论式,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单独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似看山不喜平”!编的问题也应略高于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领略到成功的欢愉,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别林斯基说:“教学方法应该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使他们发展积极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当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后,对学习的热爱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例如,在教授角的大小时,我是这样设置问题的:1、你怎样能知道一个角的大小? 2、你会度量一个角的大小吗?你用什么工具? 3、你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吗?有几种方法?
三、把握好重难点,讲细讲实
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教学重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即教学难点。重难点的处置,系一节课的好坏,这就要我们在备课上下一番功夫。每一节课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方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把握好上课的节奏,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不易接受的知识点课堂教学的节奏应慢,声音加大,要充分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挤出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领悟、理解和掌握,防止出现知识断层,造成认识缺陷、缺乏学习兴趣。而对于学生较易接受的知识点,则课堂教学的节奏应该加快,只要稍加点拨就行。学生课堂的反应或因节奏快跟不上而焦虑不安,或因节奏慢、兴趣差而昏昏欲睡,不能一味的怪学生,这时,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主次不分或三言两语太快而造成学生疲乏,进而及时调整教学的速度或节奏。
其次,强化感知,数学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形象、鲜明的直观教学手法,强化感知,突破重、难点。因为学生自己动手,直观教学,对所学知识容易理解、接受。还有通过教具、学具的应用,实际事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感知经表象到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入了初中教学课堂,各学科的教学都应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听得较清楚,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了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现代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书量大和变化几何图形、文字量较多应用题、二次函数图像、图形的旋转、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
最后,运用好板书,数学课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板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缩影,也是口头教学语言的结晶。有条理的板书,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学生思维积极引路,再配合教学的其他手段 ,这样就为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有利的 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规范的板书可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格式及作图技巧,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所以,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板书,充分认识板书在数学课中的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只有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合理运用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才能充分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