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各种语文教学法中,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是针对小学生的高效教学法。该教学法包括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恣意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学语文,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趣味教学 快乐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的弊端日趋明显,究其原因就是沉闷死板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语文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但因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语文教学,让一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提到语文就会有头痛的感觉。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如何让学生快乐学语文,进而喜欢上语文课,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无论多么有趣味的学科,一旦讲述重复枯燥,听起来干巴巴,无味道、五情趣,也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对了方法,把语文中的趣味性挖掘出来,就会使语文学习变得有趣起来。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要保持对语文的兴趣才是最主要的,而枯燥的教学方式又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因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变化,只有富有刺激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多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师要认真专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借助教具引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减少枯燥乏味的机械式的重复性讲解。可借助实物、图片、动作、表情等手段创造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句型的意思,并掌握其结构和用法。平时可动手作画,补充教学挂图,选用实物等直观的形式,尽量把要教的课文或句型,用实物或图画的形式进行说听训练,直到可以让学生达到既说的出,又写的准确;既听得懂,又能答得出来。学生也在教师创设的自由宽松的情景教学中感受到了学习语言的快乐。这种借助实物图片和动作表情等手段创造情景的教学方式,不但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师生得到了和谐的配合默契,也达到了教与学的统一和谐,无形中也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我们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一些多媒体教学。并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课外语文知识,如电影和动画作品等,以最直接的,最清晰的听觉、视觉效果来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多媒体不仅能帮助教师备课,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多媒体课件.这样还能大大节省板书的时间,如借助视频资料、图片等,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接受新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运用语文对白的片段让学生听、看。当然,在选择对白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几点:(1)要注意影片对白的难度否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2)要注意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做一些观影前的准备,如了解大概的故事情节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影片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些多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大大丰富课堂内容,也能让学生领略学习语文的快乐。
四、创设良好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一种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丢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人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语文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学生群体参与互相启发所产生的互补、互促效应是个人单打独斗无法比拟的。
五、开展课外活动,增进师生关系
目前因我国采取的主要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几乎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我们不能用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时间替代所有的教学工作,我们知道我们之所以对于我们的母语学习的轻松,是因为母语不仅仅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学习,因此上,我们要告诉学生学好语文不要依靠单单的45分钟课堂时间,还要适当的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比如,我们可以有目地的培养骨干,开展语文角、朗诵会、演讲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等等,与此同时,我们如同表演,运用准确生动,赋予感染力的语言,通过一定的动作与表情强化语言的渲染,以此来吸引学生,无形中会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从心里喜欢我们,这样简单的一个小课外活动,不但活跃学生语文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学习语文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语文兴趣,融洽了师生关系。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是很难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知道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语文,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语文。这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维新.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有效性的途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2(01)
[2] 张嘉义.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思考[J].求学,2021(32)
[3] 柯必莲.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对策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12)
[4] 谢晶晶.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探讨[J].时代教育,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