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化县第一中学 曾阳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众多的教学手段中,多媒体被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从音乐教学的现实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着重研究信息技术对音乐教学的促进影响。旨在为当今高中音乐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信息技术 研究
一、高中音乐教学概况及教学特征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着较强的美育功能,音乐信息化教学是将音乐数字化,将音乐以数字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对整个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传播都有重要影响意义。对于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将乐曲的展示精确到每一个音符、每一种乐器,让学生对音乐的结构和表现方式有具体化的认识,给学生最纯粹音乐展示和判断,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二、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国家颁布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教学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黑板、粉笔,到后期的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环境逐渐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形成,要求教师积极的改革教学方法,以更加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化教学对高中音乐教学的促进因素
信息化教学是时代的必然,高中音乐教学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信息化教学对音乐教学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1、满足音乐的现实社会需求
音乐信息化教学依托互联网平台,能够一定程度上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现实社会特殊时期的作用凸显。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重大影响的同时,信息化在这个时间点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国家教育部“停教不停学”的号召下,教育以“空中课堂”的方式继续开展正是依托了信息化的平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云合唱”、“云授课”等方式,建立网络教学新的管理机制,通过搭建网上平台、制定教学管理要求、落实教学监督,强化教学运行,克服了学生无法到校上课的困难,同时又以多种“云”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应了全力防控、防止疫情在学校扩散的要求。
2、满足音乐的学生学习需求
新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了音乐教育在普通高中教育中的定位。在信息化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素材紧跟时代的背景,及时与时代文化相衔接。音乐教学信息化也为此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学生利用计算机、音响设备、互联网平台即可接触到最前沿的音乐创作方式,这样不仅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效,从长远来看还潜移默化地推动整个音乐教育的发展,让音乐文化更加多元化。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收获更精彩的音乐教育内容
1、打造广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强大魅力。如微视频对于学生来说,有趣、轻松、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音乐、视频、图片、解说,学生乐在其中,把音乐课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音乐课变得“有声有色”。
(1)教学资源高度共享的校园网。主要包括多媒体网络CAI教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语言实验室、视听阅览室、双控闭路电视系统等为校园网的应用终端实现校内外资源的高度共享,与因特网接通,使师生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和资源。
(2)基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综合教室。投影仪、大屏显示板、多媒体计算机、无线话筒、音响设备等现代教学媒体组成的音乐实验室。多媒体组合教学,达到信息显示的多样化,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2、广辟信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音乐创作活动,使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以充分的展示。例如在为学生介绍进行曲作品时,为学生播放《军队进行曲》,在学生熟悉乐曲旋律的同时,试着为《军队进行曲》进行填词,要求学生能够用生活化的语言以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创编。在这里可以使用相应的音乐软件,让学生直接在软件中进行创编活动,并利用这个软件对乐曲的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填词的乐句添加伴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潜能和实践能力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音乐对于完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教师不仅要落实好课堂的教学任务,更要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养成欣赏优秀音乐的良好习惯。教师可在课堂上强化音乐的直观性,例如采用欣赏音乐剧的形式,通过音乐与人物故事的贴合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等。也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播放节奏较快、情绪较高昂的音乐,使学生振奋精神,更好投入学习状态等等。
此外,音乐课程要注重实践性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当为学生创造自我发挥和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激发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为二十一世纪建设提供更高层次人才,创造更有质量的生活途径。
六、对于音乐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在于线上丰富的音乐素材资源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展示。
例如,湘艺版教材“走进非洲与美洲”单元中,《津巴布韦拇指钢琴演奏》引入了津巴布韦拇指钢琴“姆比拉”。在信息化平台下,除了对理论知识的常规讲解外,音乐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围绕这个这种独特乐器展开学习。教师指导音乐活动借助主流的数字音频工作站Cubase和Logic Pro一系列的宿主软件进行编曲、创作处理,让学生完成音乐制作的所有步骤。除了基本的拇指钢琴音色,学生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伴奏音色。软件具有丰富的虚拟乐器,仅仅只需要通过最基本的拖拽操作就可以演奏音乐。自动演奏功能只需要指定一个和弦,软件便能演奏出相应的琶音或者柱式和弦,并量化到相应的节拍内。这样的音乐数字化创作方式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门槛,改善了音乐编创教学的环境。
七、结语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有借助恰当的教学模式,用好数字化音乐和信息化教学平台,让学生积极开展实践与创新,才能不断加强学生对音乐,对艺术的审美体验。扬长避短,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音乐教学服务,让学生在精彩的音乐课堂中享受音乐,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丁蕾.数字音乐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艺术教育,2017年16期
[3] 齐媛.信息化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
[4] 张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实践[J].信息技术,2012,8
[5] 赵呈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