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 贺国良
摘 要:一个人拥有一定水平的审美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道德高度和精神境界,培养人的审美素质是向更高质量生活的迈进。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合理科学的美术教学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高中美术 审美教学 策略探讨
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欣赏,帮助学生逐渐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引导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但目前大部分高中学校的美术教学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和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基本上只是学点绘画知识,很少进行审美教育。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美术教学审美情境
随着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美术教育运用这一技术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来看,通过信息多媒体的媒介作用,高中生能更直观地欣赏美术作品,更真实地体验美术课堂教学应有的审美过程。而通过这一审美过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实现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通过信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把很多看起来现实教学条件无法实现的美景,较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构建起学生更感兴趣的审美情境。以“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为例,由于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业压力相对增大,带着学生去实地进行实践教学,不管时间的分配上还是金钱的考量上,美术教师与学生都会心有力而余不足。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没有直观去体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与相关影像资料,就可以构建起让学生感兴趣的审美情境。笔者结合教材学习内容,通过自己对美的理解,通过网上找到较好的影视资料进行播放,并在播放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就可以通过这一构建的情境,更好地体验代表中国艺术巅峰的古典园林,从而更直观培养审美能力。
二、在创作和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高中学生审美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理解美术作品,去认识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而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打破以往固有的想法,创新意识,深入思考,提高自身审美和鉴赏美学事物的能力。以创造和学习引导鉴赏,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许多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存在误区,即认为好的作品就是画得“像”。这种认识完全混淆了抽象与具体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也没有认识到艺术的真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逐渐引导学生摆脱这种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标准。另外,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大部分高中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中国古代篆刻和书法,也不具有欣赏篆刻作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美术课程时,要结合历史和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正确欣赏中国篆刻艺术,感受篆刻艺术中的力度、布局等美感,了解一些常见的篆刻知识。例如篆刻中的阳刻和阴刻、朱文与白文等。为了提高学生对篆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可以教学生们自己动手去篆刻,亲身去感受一下古代篆刻艺术的美,去体会古代篆刻艺术的雄浑和大气等魅力。
三、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培养审美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审美意识形成的关键性时期,学生在这一阶段的美术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优秀的美术作品,丰富了学生的美学知识,让学生可以对美术作品有更好的鉴赏,同时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也会逐渐地产生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更加顺利和完善。例如,高中美术教师在讲解“布置理想的家居”这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让学生表达出自己想要的理想家居,教师通过学生表达出来的观点进行针对性的审美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样才是美好的,什么样是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的,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对高中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
四、课堂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以及个性表现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有效实施审美教育。例:完成教学后着手布置学生创作具体作品、进行作品展评时,可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自评:创作的动机、成功之处、最美之处及不足之处。接着,小组间进行互相欣赏、交流心得,从色彩搭配、造型设计、图文配合等方面对他人的作品提出自己的审美观点,在此基础上合理改进设计图案。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归纳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个体间的评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评价时往往会产生“不同凡响”的言论,造成课堂气氛的“过度活跃”,具体操作时,教者不应训斥制止,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灵活管理,给以该适度宽容,从而使每一位同学保留一份独特的评价感觉,使每一份创作都能在科学的评价之中展现一种独特之美。
总之,美术课程作为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关键课程,是学校开展美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高中美术教师应在今后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对课堂中所包含的审美因素予以充分挖掘,使学生全面的美术素养得到提高,推行切实有效的审美教育,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为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莉丽.关于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生性审美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
[2] 赵秀金,马风建.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
[3] 李跃.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