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 向国林
摘要:新教育形势下,高中教学更加注重知识技能与道德品质的双管齐下,将后者视为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高中学生应在学科教学中接受德育,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本文先探讨高中地理教学融合德育的必要性,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融合路径,可为后期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融合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地理 德育融合 课堂教学
教育工作的初衷是培养品行兼备、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要求拥有良好的“品”,即要有健康积极、向善向上的道德品质。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个体思维更加活跃,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的自主性变得更明显,思想波动也十分强烈,在道德品质方面有突出的可塑性,这是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的学生个体特征。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围绕高中生的个体特征,充分认识到探索和实践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并能够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特点与规律来总结归纳德育融合之策,从而帮助高中生塑造更成熟、更优秀的道德品质。
一、高中地理教学融合德育的必要性
很长时间以来,高中地理教学还容易停留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应用阶段,学校与教师都会受制于升学率、办学口碑、教学质量等内容考核结果,而将更多的教学时间划分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面。教师似乎淡化了地理所蕴含的育人功效,也未足够重视借助地理教学推动道德品质培养工作,因而不少高中生会变得难以承受学习压力,奋斗意志逐渐涣散,对自己处于社会中的责任感、价值观等要素把握不准,从而影响到了未来的求学、工作、生活等领域。新高中地理课标中指出地理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能够以地理视角看待问题,掌握人与自然的共生原理,持续优化生活品质、抬升思想境界。可以看出,高中地理的课程教学在科学传授系统知识以外还必然要注重挖掘、提取德育元素,以期激励地理教师在教学思路、方法、内容等方面都有相应变革,从而完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融合,最终实现地理核心素养与个体道德品质的全面培养。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融合路径
1、主动增强学科教师素质修养
教师始终是学生最为可信的成长引路人,其言行举止常是学生的模仿学习榜样。高中地理教师无论是传授学科知识,还是讲解德育理论,都应先行自省自检,确保自身并无不利于德育的表现后才能开始上课。一方面,教师会依据必要的标准来自我预判,重点自评信念牢固性、立场坚定性、师德高尚性、师风醇正性以及行为习惯有益性等。另一方面,教师不能仅以“动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理论,而是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很多看得见、听得见、分析得准的言行准则再次示范重现出来,让更多学生身临其境,深受感染与影响。
2、多举积淀地理教学德育素材
地理学科常带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简单机械式说教,而是应该积极挖掘更多的德育素材来充实教学活动,让素材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从而与教师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完成地理知识与德育理论的教育。德育素材的挖掘来源十分丰富,主要素材首先是爱国主义素材,高中地理教材上已经就祖国的基本国情进行了描述,学生认真研读并充分掌握才能认识祖国与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从而激发爱国情操。高中地理教师还可以围绕教材主动为学生讲解与地理相关的课外知识,如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在线剪辑播放《航拍中国》、《地理中国》等纪录片,其中种种祖国不同地区风貌与人文习俗等场景将会增加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更能激起家国自豪感。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素材,教师要习惯于将日常的时政热点问题代入到地理教学中,如讲解“区域的开放性”理论时,可直接引入祖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全球一体化等政治话题,并适当讲解国内军事、地缘政治等不同内容,进一步增强高中学生的国安意识,也一定程度基于地理差异、经济社会差异建立了全球意识。第三是辩证唯物主义素材。高中地理多展示的正是构成真实世界的不同事物,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真实呈现载体,随着地理教师对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客观关系的讲解,各种事物运动本质被揭露,业务手段更加明朗,人类的文化差异也将更加多元。很多内容都明显体现出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而帮助高中学生锻炼地理教学中的辩证思维基础,而体现德育教育的价值。
3、科学推进德育评价考核
高中地理为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要求教师要完善教学环节,积极采用更加科学的评价理念与手段。在关注德育工作评价方面,教师应摒弃传统的考试成绩衡量依据,加强对过程的关注,让结构的评价更加理性。教师应将高中地理教学与德育之间的融合视为一种最为普遍的课堂建设活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中,也带有大量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这种价值对学生的影响需要教师保持关注。高中地理教师可对班级学生建立学科成长备忘档案,及时评定学生一个周期内的情感、思维等表现,从而来规范地理教学与德育的融合。
高中地理教学应主动寻求与德育融合的有效路径,主动增强学科教师素质修养,多举积淀地理教学德育素材,科学推进德育评价考核,由教师将德育工作要求契合至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科知识与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桂玉.试论高中地理日常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0)
[2] 林碧金.初中地理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3)
[3] 郭胜.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渗透漫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