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第三小学 吴 娜
摘要: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探求学习的心理倾向,是小学生具有的一种潜在意识,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这种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启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会寻找知识、处理知识、理解知识、掌握运用知识,达到一种自身的突破和超越。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创新意识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会”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接受知识、不断积累知识,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是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目的在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疑问、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知识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知识的创造。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只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现问题,不拘泥于教材,敢于提出问题。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
二、操作实验,培养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手脑并用时,大脑的创造性有关区域受到刺激而活跃起来,手使脑的功能得到发展,变得聪明,脑使手的技能得到训练,变得灵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是脑的老师”。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规律,在动手操作中创新。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个体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剪拼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操作交流中,激发学生寻求不同的剪拼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讨论,教师针对性的进行启发,可以引发思维的共鸣,从而确立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质疑,培养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学生新奇大胆的念头,别出心裁的想象。教师不但要给予适当的赞扬和肯定,还要及时地引导,促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总而言之,只要在授课时,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换性,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多变的思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培养学生创造的潜能。
四、营造氛围,培养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对学生的创新想法要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学生质疑问难,无拘无束的思考,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敢于创新的意识。
五、启发联想,培养创新
联想是创造的翅膀。可以说,数学是从一个数学问题联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的活动。学生通过联想,能够发现新问题,还能通过相关的旧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当前淤塞难解的问题,加强联想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在复习比的相关内容时,我出示一个“甲、乙两数比为3:2”的命题,引导学生从此命题出发进行联想。学生积极思索,大胆讨论,提出: 乙甲两数比为2:3; 甲数是乙数的1.5倍; 乙数是甲数的2/3; 甲数占两数总和的3/5; 乙数占两数总和的2/5; 甲数比乙数多1/2; 乙数比甲数少1/3……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沟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可以开阔眼界,拓宽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六、融入生活,培养创新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注意循循诱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根据学生年纪小的特点,就大胆地抛开课本中的主题图,干脆让学生把班里的同学按不同的要求分一分,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创新热情。在教学中,他们有的说:“按男、女来分”;有的说:“按高、矮来分”;有的说:“按胖、瘦来分”;有的说:“按年龄来分”;有的说:“按头发的长短来分”等等。在我积极地诱导下,学生们自己探究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一些分法是始料不到。
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崭新的、有效的捷径,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