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龚刘小学 李春娟
[摘要] 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对探究主题、合作学习问题的选择和确定上,还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上,教师不仅要让各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而且要引导学生对别人的方法进行理解、欣赏,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类、挖掘实质、提升思维。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效性
一、发挥好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1、应该充分认识教师引导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学生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往、积极活动的过程,它既是学生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有目标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学必须有目标,既有整体上的宏观目标也有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具体目标,没有目标的教学就不是真正的教学。例如,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具体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目标由谁来把握?数学目标由谁来带领学生实现?当然是教师。所以教学的目标性决定了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引导作用。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引导作用缺失的现象。有时,明明学生的理解是错误的,就是却说:“这是你的想法,我尊重你的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始终在正确结论的边缘徘徊,达不到要害,教师却不敢稍加点拨;有时,过分追求方法多样化,对每一种方法都完全肯定、鼓励,导致有的学生一味“标新立异”不愿吸取别人的长处,弄不清不同方法间的内在联系。如此种种,都是对学生学习的不负责任。
2、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适时引导
教师要确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理念,从教学设计时对探究的主体的签订、对合作学习问题的选择到教学设施中的讲解、组织、引导,都要从既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角度出发,既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但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节节讲授变成现在的课课是合作学习,这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学习内容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如绝大多数数学概念的名称和符号辨识就不需要也不适合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小组合作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是每节课都要使用,不是用的越多要好,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也需要教师精心选择和确定。
二、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学习方式,不是课堂中的插花点缀,其实质是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因此,只有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好合作学习,才能达到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1、时机要讲究。合作学习仅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不是万能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相应的合作学习环节。要明确这个环节解决的问题及达到的目的,务必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才设置合作学习环节,千万不要随机使用,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2、任务要求要明确。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设置合作学习环节中,教师一是要把这段时间中进行的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布置清楚,要让每个小组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明确怎样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3、时间要留足。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留给学生充分讨论、探究时间。在这一点上,教师应有特别强烈的“以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合作学习匆匆而过。特别是孩子围绕着任务、要求已在热烈讨论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设计教学计划而中断学生的学习活动,否则学生不仅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不充分,不能形成有效结论,达不到最佳学习效果,而且会浇灭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热情,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三、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的基础,不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是背弃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一根本目标的;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能弥补个体独立思考的不足,纠正错误,拓展思路,深化思维,提升个体思维的质量。
四、注重合作学习的评价,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十分重要。如果说组织工作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那么科学评价可以称得上是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评价时要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评价;要把小组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集体评价。没有合作学习过程,孩子学习的结果就失去了基础,所以侧重过程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更加积极地投入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没有合作学习小组这一集体,合作学习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侧重集体评价有利于小组成员认识到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激励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当然,在对集体评价的同时也要对个人有适当的评价,避免少数人形成依赖思想。评价时既要注意从正面评价,多鼓励,多表扬,也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干预,加以引导和纠正,提出明确的改进要求,以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总之,合作学习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素质,只有我们紧紧围绕这一目的开展合作学习,就能使合作学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2] 陈大伟著.校本研修面对面.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3] 赵熹民、马俊华主编.经典教学案例与新课堂设计.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