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华润希望小学 李 娟
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高低。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培养重点,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社交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有如下见解。
一、帮助学生欣赏佳作是辅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方法
1、多为学生朗诵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请学生欣赏
通过老师的朗诵与解读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优美之处,受到感染和熏陶。在设计朗诵过程时老师应深入地分析作品,准确掌握主题思想,让学生体会作者想传达的思想感情。要运用恰当的音色、语速、语调,让学生听清、听懂,有了好的范例,才能让学生们更容易学会好的语言表达。
2、在学生欣赏作品时,使用多种辅助手段,如配乐、录像、幻灯片等
优美的音乐有利于将学生带入作品,而幻灯片、录像等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作品通过它们会变得更鲜明具体、更具表现力,更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激起学生模仿的兴趣,学生通过模仿作品中的优美语言,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掌握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训练
1、在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学习语言时,与周围的人、物、环境紧密相连。通过听、视、触、嗅,等感官,获得各种知识,继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认知层次的加深又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感官特点,给他们创造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学生的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语言表达自然就变得多样精彩起来。老师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为学生创造语言运用的场景,频繁而多样的语言表达必然能提高其相应的能力。
2、督促学生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百炼才能成钢,老师除了想办法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兴趣外,督促学生多加练习也是重中之重,语言方面的训练方法无非就是“听、说、读、写”:
(1)培养学生优秀的倾听能力,这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能自己去表达。除了教师帮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外,还可以督促学生听优美的诗歌,文章等,学生“听”的能力增强了,才能将自己的语言以同样优美的方式表达出来。
(2)“说”是表达语言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多说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在学生的日常话语间进行及时指导,让“说得好”成为习惯,同时要让学生敢于说、乐于说,达到“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效果。
(3)“读”是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多读书,读好书”是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读懂,“读”的能力的提高不仅标志着学生理解能力的加强,更能让在学生应对阅读理解、写作等重难题目时有更好地发挥。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读书任务,举办读书活动来增强学生们读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4)语言表达不但包括“说出来”,还有“写出来”。小学生面临的大部分考核都需要书面作答,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在考试中能有更好的发挥。教师要督促学生摘抄好句好段并多为学生分析讲解“好”在何处,还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及读书笔记以达到训练的目的。经过长期的训练后,定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成绩。
现代社会中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科学地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如何科学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