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五丈原初级中学 周亚军
班主任工作的最高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营造一个学风优良、班正、蓬勃向上的良好环境,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成长,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怎样才能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
一、创建和谐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一个中学生,已经步入形成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班主任第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用情感去教育学生,去感染学生,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增强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比如学生生病了,我会打了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学生病假回校,我会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加衣物这些虽然是小事儿,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每每读到学生们发自真心的感激之语时,我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充盈心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我经常对学生说:“我们这个班就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还是同学,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就必须大家一起努力。”在班级理念上,我积极主张这样一个理念;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一样。而且开学的第一天我就把这样一个理念交给了全班学生, 这个理念一直贯穿于我治理班级的整个过程中。为了配合这个理念,我自己为班级设计了班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创最好班级,做最好自己”等,班级左右墙壁上张贴班主任寄语,前面有班级宣誓词,后面有学习园地,评比栏,我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绘画或书法对班级进行文化建设,这样既展示了自己又鼓励的他人,激发了学生的斗志,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他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师生关系使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育过程的主调控者和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者。所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下面我就我自己在师生关系构建上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分享交流。
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朋友。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生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因为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握有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处的大权。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 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所以,改善师生关系,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的主体地位。
其次,要有民主的领导方式。有人对教师领导方式进行研究分类,分成强制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认为民主型领导方式较优,以民主型领导方式为指导的班主任在班干部选举、评优选模绝不包办代替,而是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在班级体计划的制定和班级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征求同学的意见,这样学生才能愿意同老师一起工作,他们会相互鼓励,独立承担自己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教师不在时,他们能自觉的学习、工作。
再次,养成良好的职业良心和人格特质。教师的专业良心,是对“树人”的社会责任自觉接受以后,升华为甘为“人师”、“人友”、“人范”、“人梯”的崇高义务感,“人师”乐于为师,爱岗敬业;”人友”乐与学生为友,倾心交流。“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梯”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在人格特征上要宽容,要善解人意,要有自信心,要善于宽容学生在成长中难以避免的出现无知和莽撞,要善于体验学生体验到的情感,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要学会期待,对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负有信心,才能获取学生的信任,才愿意与你交往,教师应特别关心四类人:一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二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三是学习上有困难、纪律表现很差的学生;四是人际交往中“孤星”。对这四类学生多从思想上、经济上给予适当照顾和关爱,既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又体现教师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要善于与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定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式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一个家庭则可能不灵,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书信、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再次要讲究方式,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记挫伤家长的自尊心。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的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
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但是就是这份平凡的工作,却让我在劳神费力之余收获着幸福和快乐,为了让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能够延续和放大,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寻找更加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成为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