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教师进修学校 王育红
摘 要:智慧课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复杂的数学知识,符合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当加强研究,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合理进行课堂提问,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智慧课堂 构建策略
初中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多的困难。智慧课堂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能,运用个人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实现数学学习兴趣的全面提高,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深人研究,制定合理的智慧课堂构建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智慧课堂重要的特点是具备比较强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学生的思维跟随题目不断变化,实现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比如在讲解整式加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用若干个木棒拼出一排由三角形构成的图形,如果需要拼出图形中两个或者三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木棒,如果拼成四个或两个长方形需要多少根木棒。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转换图形种类和需要的数量,也可以对木棒的数量做出一定的限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水平,加深记忆。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核心的灌输教学体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深人的思考,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兴趣。同时,教帅需要积极创设高效多样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基本规律。数学是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有效的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比如:直角三角形ABC中,∠B=90°,BC=6,AB=9,将三角形进行折叠,BC的中点D与A重合,MN为折痕,求BN的长度,这道题目属于折叠问题,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往往无法掌握题目的正确解法,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了解题目的基本情况,学生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图形的折叠和反复练习发现解题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全面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建立互助合作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在每一节数学课前需要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对课堂内容有基础的认识。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敢发言,描述自身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了解到的知识点,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在讲解二次函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预习,明确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的要素,在课堂上合理设置问题,帮助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各种函数,学生在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定义后可以进行相应题目的练习,比入x轴与抛物线y=x2-2x-3相交于A,B两点,求解AB的长度,此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分析和计算很容易可以得出答案。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全面激发学生的潜力,实现智慧课堂的实现智慧课堂的有效构建。
三、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智慧课堂的核心是合理的课堂提问,教师在课前需要合理进行问题的设计,确保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需要以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生活实际提出各自问题,合理设计问题的难度,增强问题的探索性。教师需要合理把握提问的实际,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合理设置问题的数量,加强问题之间的联系,保证问题的全面性。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当及时进行点评,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多加鼓励。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性格不够稳定,为此,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特点,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难度,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对于成绩优秀学生进行适度扩展,实现全体同学的全面提高。在分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一组成员主要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指标确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在每个组中选择一名组长,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每个组的成员不应当是固定不变的,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小组中。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在智慧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作为一大目标,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水平,还可以落实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才能够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利用了软件“动画大师”复习矩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去探究了解,如何用矩形面积公式s=ab中的a表示b,如果a变大b会变大吗?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去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特点。通过软件的演示,学生还能清晰的了解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图像性质。构建智慧课堂,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逐渐的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进行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完善教学手段,注重课程拓展,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致力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引发.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443
[2] 宋丽琼.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与实践策略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