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大桥中心小学 孙丽君
【摘 要】在我国小学阶段,Scracth编程教学越来越普遍起来。老师们利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让小朋友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探索。通过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方式的可以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小朋友们的学习动力,夯实小朋友们的Scracth编程能力。
【关键词】Scracth编程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编程方向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们在知识方面的素养,而且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在实际的学习中,老师们以授课学生做为主体对象,可以根据学生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制定相不同的教学策略。因为我们发现,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们轻松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合理的组织形式和成员设计也可以确保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者的范围内,做到两者兼顾。
一、何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我国较为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群组的集体表现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在一个以小组为基础的组织单位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往往与学习内容和学习主题相关,再借助教师的设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以《穿越迷宫》一课的教学为例
1、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吗?还记得里面的主人公小丑鱼尼莫吗?它离开自己的爸爸后遭遇了各种危机,而它的爸爸马林正着急地四处寻找它的儿子。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一下马林吧。
出示小游戏《寻找尼莫》,让学生动手玩一玩。
在课堂上的教学中,老师利用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动画电影中的主角,卡通人物马林和尼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他们对本堂课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体验小游戏“寻找尼莫”,来激发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的渴望,相信他们早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一下了。学生们一定想努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的想法设计成游戏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此时,老师可以和学生们共同努力,共同完成课堂教学。
2、自主探究,独立解决学习问题
在Scracth编程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设计渐进式的课堂教学任务,我们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老师提示的线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当然,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的学习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他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如:自学教材、网络搜索相关资料、软件程序的搜索查询等。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们一起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等等,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片段二
(1)设定马林的初始化位置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要给爸爸马林搭建脚本,让它能跟随鼠标指针移动,去寻找儿子尼莫。首先我们要设定马林的初始化位置,请大家自学书本P31,完成脚本搭建。
图1 马林初始化脚本
学生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马林初始化位置的设定,对马林这个人物进行初始化设定,初始化就是设置角色的起始状态,如角色的位置、方向等,使每次
启动脚本后,角色设置为起始状态。而控件中x轴y
轴的数据会随着马林位置的移动自动调整数据,不一定要根据书上的数值输入。
(2)马林跟随鼠标移动
师:让马林动起来我们要将控件拖动到脚本区,然后将
控件嵌入条件框
中,然后将
控件和
控件嵌入
控件中。怎样才能让马林一直跟随鼠标移动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生:可以用控件。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图2 马林跟随鼠标指针移动脚本
教师们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他们自主表达、自主尝试,进行自主探究,感知尼莫人物跟随鼠标移动的脚本设置。
3、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老师就可以建议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Scracth编程的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也都是不同的。因此,同学们在理解和创新Scracth编程时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让每个同学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同时,在编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之间会有共同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探究,让学生们在交流中更好地形成思想上的碰撞,在积极探讨中丰富他们的认知。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时,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完善作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Scracth编程教学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起学习群体,开展Scracth编程学习。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互帮互助中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Scracth编程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庆.将Scratch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
[2] 王睿.Scratch程序设计语言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西部素质教育,2015
[3] 金鑫.分析·设计·编程·分享: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的教学实践.浙江教育技术,2016
[4] 周峰.关于有效开展Scracth程序设计教学的方法探析.教学实践,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