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教学研究室 白 皙
历经春秋几载,仍是初为人师,享受过被孩子们众星拱月般的女王待遇,也饱尝过收拾一地鸡毛的艰辛困惑。如果你也是一名教师,恰巧还是一位班主任,那么,这段文字背后的故事可能已经在你的脑海里如连环画般循环播放了。不同的内容,相同的感触,我们感同身受。
“每个人都有听故事的需求与讲故事的欲望”,大学时期的一位老师如是说。今天,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一、巧用名字,小题大做
在生活中,或许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和朋友在一个喧闹场所交谈时,比如傍晚的广场,尽管周边的噪音很大,我们还是可以听到朋友说话的内容。或者在远处有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我们会立即有所反应。仿佛瞬间有了耳听八方的特异功能,其实不然,这就是著名的“鸡尾酒会效应”。耳朵快速捕捉到了跟自身相关的信息,大脑立即跟进产生了关注。
每个孩子的姓名都饱含了父母的厚爱与期许,是孩子独特的标签,伴随孩子的一生。在人数半百的教室里,如果一个孩子的名字被提到多次,他一定会感受到是被关注的。
往常的开火车认读词语都是按照座次横着开、竖着开的,时间久了,学生也提不起兴趣,注意力开始分散。一次,我突发奇想,说:“请姓刘的孩子站起来开火车。”班里几个刘姓孩子像中奖了一般开心地站起来,其他孩子也跟着饶有兴趣起来,课堂氛围瞬间火热起来。
记得教授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要围绕这两句进行改编。孩子们无从下手,我抛出了一个例子,“马源急走追黄蝶”,我把儿童换成了我们班学生马源的名字。先是被提到的马源同学一脸惊喜,也引得其他学生的积极参与。果然不负师望,一点就通。孩子们个个神采奕奕。接下来,我们把黄蝶换成了蚂蚱、蜻蜓、等其他动物,把菜花换成了花园、麦地等其他地点。一节课下来,涌现除了一大批小诗人。
其实名字,并不像它本身只有两三个字那么简单,运用得当,它不仅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还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适时示弱,虽败犹荣
适时示弱,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师生关系中,教师总是处于强势、命令、独裁的一方。久而久之,学生的逆反心理愈加膨胀,如果教师适时示弱,效果可能会出乎意料。
1、优化课堂语言。“元芳,你怎么看?”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公经常这样问,以征求助手李元芳的意见,从而借对话引出对案情的分析。
班里组织班干部竞选,班长一职被大家虎视眈眈。我问孩子,“如果你当了班长,会怎么做?”每个孩子所关注的内容都有侧重,有的力争要让放学路队更整齐,口号更响亮;有的承诺会保持教室卫生干净整洁;还有的表示要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结果,不仅最优秀的班干部被选拔出来了,同时,他也自然明确了自己作为班长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
2、敢于吐露心声。作为老师,血肉之躯的我们也有体力不支的时候,也有生病受伤的时候,也有束手无策时候。然而,我们却不能轻易抛下自己的战线,临阵脱逃。记得一次感冒,扁桃体发炎严重,嗓子肿痛,每说一句话,都来之不易。可是孩子们依旧活泼调皮,吵闹声高过了我的说话声。索性不讲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等教室安静下来了,不再逞强,我开始给孩子们倒苦水。这群小鬼竟然听懂了,开始心疼起自己的老师,剩下的课堂上安安静静,没有人再胡作非为。
3、勇于承认错误。错误的思维定势导致我在写“采”字的时候总会一不小心就把一点一竖直接连在一起写成一竖。嘴巴比思维快一拍的我,刚刚批评了一个不上早操的孩子,看到他一脸的委屈,泪水都在眼眶打转了,才忽然想起,他身体不舒服,家长帮他请过假,啊!是我忘了。好尴尬,怎么办?看到老师出错,小鬼们的注意力比平常集中百倍千倍。在他们无比兴奋地指正中,我一笔一画在黑板上纠正自己的错误给他们看。灰溜溜、小心翼翼地给被我冤枉的孩子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 常常教育学生们要知错能改,教师首当以身作则。
示弱,并不是真的弱,而是以退为进。适时示弱,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师的亲和力。还能广集大家的智慧,增强管理的民主性。
三、细嗅蔷薇,静待花开
班里有这样一个小男孩,名叫高语。小小的个头,圆溜溜的眼睛,一张嘴巴能说会道,然而他却是所有科任教师头上无形的紧箍咒,提起他的名字不是皱眉就是摇头。课堂上不是光明正大地玩,就是一本正经地心不在焉,只要他乐意,随时都能在桌椅之间上窜下跳,喧宾夺主。作业三番五次地催促仍旧交不上来。一副将学习置身事外的态度可真是没少惹怒脾气火爆的我。先是惩罚,为他设立了单人单桌,就在讲台下面我的眼皮底下,课堂上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厉声制止。收效微乎其微。不是小孩子都喜欢被夸奖被表扬吗?抓住他屈指可数的优点,我开始了糖衣炮弹的袭击。课堂上,“生活中有哪些事让你会脸红?”我问,全班都沉默不语的时候,只有他回答说:“看到美女的时候会脸红”,我夸他勇敢。课间,他问我:“白老师,你的裤子哪里买的?”“街上啊,你问这个做什么?”“因为我想给我妈妈买一条”,我夸他孝顺。并暗暗替他妈妈感到无比开心。
如果把老师比作园丁,那学生自然就是花园里的百花了。“一个春天有千万朵玫瑰,可是,对一朵玫瑰而言,却只有一个春天。”用这句话来形容师生关系再形象不过。爱调皮的不一定是坏学生,反应慢的也不一定是笨学生。每朵花都有开放的季节,只不过有的早,有的晚,我们要做的就是像一位资历深厚的园丁那样,熟知每一朵花的生长习性,了解它的喜好,从而有针对性的来培育。公平地对待每一朵花,给每一朵花自由盛开的机会。而后,静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