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双龙中心学校 李在松
摘要: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内容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学生未来的数学之路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立足于教学内容,通过将生活化的问题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从根本上讲,生活化教学是对众多典型的案例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可以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论联系生活,提高综合素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形成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呢?
一、把教材和实际生活灵活结合起来
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材和实际生活灵活的相互结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以教学为主,这样的课堂氛围较为枯燥,无法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尽可能地优化教材,要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这个章节的时候,可以联系购物的实际情节,教师可以提出在商场里打八折,你会联想到什么,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和计算,这样的课堂氛围非常的生动、形象,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创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环境对于人的性格、道德及行为的影响是极大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所谓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是指学生和教师生活于其中,并受到其影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整合,可以是物质环境,也可以是精神环境。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化的东西带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气息,达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三、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想,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对于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具有很多积极意义。例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教师通过解答,让学生明白很多生活中的道理和原理,从某种层面上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四、创造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基础,另一方面是培养他们数学思维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逻辑和思维来解决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化教学的途径之一就是把一些数学问题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场景来表现出来,不要用那么死板的数学语言和模式来进行教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数学,进而爱上数学。把生活融人教学中去在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学会把生活融人教学中去,根据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来教会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无论何时,教学不能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成绩,而应该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教学,比如教师提问:“家里要进行装修了,爸爸准备换新的地板砖,而市场上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地板砖,分别是一号砖,长2米,宽2.5米,每块5元;二号砖,长宽都是2米,每块6元;三号砖,长和宽都是25米,每块4元。家里的客厅面积为长为6米,宽为5米,问应该怎么选择这些地板砖才能最省钱?”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把生活问题融人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学习内容,而不是变成一个只会考试的高分低能人。
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生活化教学,不断 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观察,善于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很多与数学知识联系的生活现象;通过观察,发现很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总结能力增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多多表扬学生,少一些批评,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还要善于去引导学生,多多辅导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去提问题,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对它着迷,它对于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它又以其枯燥无味性让学生望而却步,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对数学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学难度也会加大,本文提出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在教学中加人实际教学场景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