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生数学习题说起
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 张海英
数学课程中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探索数学解题策略,有效发展解题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小学数学四大领域知识中的典型习题进行解密,依托合情设计的策略来阐述笔者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个人教学感悟。
一、酌情设计策略,共揭习题奥秘
苏教版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学习内容中,有这样一道典型习题。
例2: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乒乓球赛,每两位同学之间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如果甲的成绩是两胜一负,乙的成绩是三战全胜,丙的成绩是三战皆负,那么丁的成绩是多少?
解答第一问时,首先预设1,运用画图策略中的箭头图进行搭配规律的连线讲解,较好的结合力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策略的设计和合并运用。
出示示例:
讲解分析得出,答案是一共要比赛6场。选择策略过程中,笔者想当然理解为运用搭配策略,然后借助箭头图进行搭配的辅助理解,这样的选择已然是非常的合情设计了。但是实际对于中下等思维发展水平的孩子来说,第一层连线从甲开始可以做到比较清晰有条理的进行解题理解,顺次从乙开始出发进行搭配连线就有点混乱了。综合观察整个图示,呈现了无序混乱的思维现状。
其次,调整策略形成预设2,借助字母或者文字等形式一一列举出所有的12场比赛,最后去掉重复的6种比赛,得到一共要比赛6场。
第二种符合学情的酌情设计的列举策略进行解题,能很快得列出了所有的可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而且在去掉重复比赛中,大面积的学生都能获得与生活实际相接轨的知识,更接地气的了解了比赛制度。可见,酌情设计策略,也是课堂教学能否获得共赢的一大宗旨。
解答第二问时,预设解题1,通过第一问的解题策略预设2的铺垫,直接进行甲、乙、丁的情况分析,用√表示胜、×表示负,比较清晰的推算出最后的丙的结果。
尝试预设解题2,借助第一问预设1的搭配策略图,到图上去进行推演,图上图更混乱、模糊,可见,直观的价值在此就不能得到很好体现,甚至还成为负累。
尝试预设解题3,借助列表策略进行情况推演。
球队 | 甲 | 乙 | 丙 | 丁 |
6胜 | 2 | 3 | 0 | 1 |
6负 | 1 | 0 | 3 | 2 |
笔者以为预设2和3借助图示和表格效果会比较合理的解题,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部分中下等思维能力的孩子,在理解题意和解答习题方面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反而是预设1中的一一列举,甚至举例策略的使用更加适应他们的思维发展现状。笔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科学分析和探究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酌情设计班本化的策略,才能获得师生解题的共赢局面,达到学长共生的学习理想境界。
二、整合设计策略,个性习题解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习了比、按比例分配之后,有这样一道典型题。
例3:配制一种药液,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40。(1)400克药粉需要加水多少克?(2)400克水中应加药粉多少克?(3)820克药液中应加药粉多少克?
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药粉和水的比理解成药粉和药水的比;求的数量对应比的哪一项混乱;已知数量和对应份数找不准。其实,就是对于该比中存在的三种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理解不清。鉴于此情况,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整合设计策略,个性化的来辅助解题,如图:
结合列表策略进行数量的整理,药粉、水、药液,然后列举出相对应的份数,继续用箭头演变类推出数量的变化情况,已知量、未知量情况一目了然,再用算式辅助求出要求的未知数量。通过本班孩子的前后解题、对比班级的解此题的情况对比发现,这个整合设计策略,较好的提高了此类按比例分配难点题的正确率。
笔者进行了此类习题的思维提升习题设计,通过整合策略的巩固运用感受策略的有效性。例4:有水果糖、奶糖和巧克力各24千克,若将水果糖、奶糖和巧克力按3:2:1的比混合成什锦糖,最多能混合多少千克什锦糖?若要使奶糖全部用完,水果糖还缺多少千克?巧克力还余多少千克?
基本分析,第一个问题“最多可以混合多少千克什锦糖?”需要考虑同质量情况下哪一种糖先全部用完,所以是所占份数最多的先使用完,即是水果糖先用完,求出对应的每一份是24÷3=8千克,再求奶糖用2×8=16千克,巧克力用1×8=8千克,什锦糖的总质量即是24+16+8=48千克。分析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根据奶糖全部用完,求出比例中的每一份对应数量是24÷2=12千克,再求水果糖需要的数量12×3=36千克,最后对比得36-24=12千克,水果糖还缺12千克;24-12=12千克,巧克力还余12千克。从思路分析来说,一下子很难理解透彻,但是,如果结合我们例3中整合设计策略,运用数学类推思想,将列表、类推、画图、算式等策略同时整合设计并有效进行,可以这样学习,如图:
实践再次证明,整合策略进行个性化的解题,较好的提高了本班孩子们解题的能力,也大大地激发了笔者探寻习题背后的奥秘,促进了笔者自主探究释疑解难的个性化习题策略研究。
数学习题的种类繁多,涉及的知识领域宽广,要想充分解锁习题的奥秘需要一个长期而又坚持不懈的努力过程,更需要广大的教育者们齐心协力的不断地探究。回顾多年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给我的感悟是:题海无涯乐作舟,携手共度解密途。带着一颗不停地探索之心,合情推演数学谜题,共同践行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