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十六完全小学 章云云
追根溯源,教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教与学,教是因,学是果,教的好坏决定学的质量,故而教学环节的执行者——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成为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新课程改革推行下孕育出的最小的教师业务培训机构---教研组也就承载着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担,但近年来,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水平却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二、教研活动的形式单一。三、教研活动的效率低,成效差。因此,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针对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一、“瘦身研究”,提高效率
要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变教研活动又臭又长的现状。我们通过开会讨论制订了新的教研活动的制度,制度规定每周四为教研活动时间,每次活动全组老师要在上课铃响前准时到达会场参加活动,活动中涉及的相关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发言,不能拖沓、推诿,不得因个人原因影响教研活动的进程。这样的硬性规定,从制度上缩短了教研活动的时间,对老师参与活动提出了硬性的要求,为提高活动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二、“丰富形式”提高效率
教师的参与程度决定活动的成效。形式和内容是提高教研活动效率的关键,只有形式活了,内容丰富了才能激发老师们参与的兴趣,才能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为了让教研活动真正活起来,动起来,首先,我们改革了传统的听课、评课形式。传统的听课只是要求老师们听,边听边完成听课笔记,听多了,老师们就有点应付式的了,有的心不在焉,有的甚至带着作业去改;传统的评课也只是老师们坐在一起,自由发言,而这种“自由” 常常导致评课冷场,或是老是那么几个人在发言,少数老师甚至一个学期下来从未在评课中发表过看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改革了原有的听课、评课模式,我们让老师们听课、评课时带着任务,带着目的去听。为此,我们专门绘制了听课、评课分工一览表,表格将一堂课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板书、课堂评价等方面,每次上课前就将这些方面分工给不同的老师负责,这些老师在听课时就着重关注这堂课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执教老师的实施情况,听完课后再由该负责老师就自己负责的板块做出评议。评课时我们要求负责老师必须就自己负责的板块评出优、缺点,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还要求提出解决不足的方案。
这样的改革使得老师们在听评课是都有事可做,提高了老师们参与听课、评课的积极性,使听课、评课的实效性增强了,也杜绝了听课时有人置身事外,评课时“鸦雀无声”的现象。
其次,我们还优化了听讲座及看书做笔记的形式。以往的业务学习往往就是大伙聚在一起听、看、记,整个过程几乎是“无声”的。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将听讲座改为听、评讲座,即要求老师们在在听完讲座后对讲座进行评议,说说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哪些理论可以结合到教学实践当中去,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等。同时,我们还将看书、做笔记改革为为看书谈心得,我们不再要求老师们抄很多的读书笔记,而是请老师们将看书后的心得体会说出来,记下来,这样的改革有效的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提高了,因此,我校有多位教师的论文发表或获奖,特别是在“有效课堂”的学习中,老师参与的面广,学习的气氛浓,反思的程度深,人人都写出了反思,有十几位老师的反思还形成了专题论文,参加了省里的相关论文活动的评比。可见,听讲座及看书做笔记的形式的优化,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三、“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教研活动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课堂,因此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的最佳体现任然是是课堂,针对课堂,我们改变了集体备课的形式,我们将传统的集体备课改为每期开学初就确定好两位执教老师,由该执教老师所在的同年级组共同备课,再将备好的教案交教研组于教研会议集体讨论,讨论完成形成共识后,由选定的执教老师在课堂实施,全体语文组教师参加听课,最后集体评议,并再次对教案进行修改,最终形成定稿。定稿再交由该年级组其他成员在课堂中再实施。如此反复的一个过程,旨在通过共同参与,共同讨论,使同年级乃至全校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共同的提高。因为集体备课实施得有效、彻底,因此教师参与的热情高,兴趣浓。负责主备的执教老师都会进行细致、认真的备课,同年级组教师也会积极地出谋划策,评课时全体教师也会就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如何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每位教师还根据自己本学期的听课情况写一篇听、评课反思并结集。通过集体备课,我校语文组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比如胡月菊老师是幼教老师,刚教小学时,胡老师对小学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还是一头雾水,通过一轮的集体备课后,胡老师不但熟悉了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流程,还形成了自己轻松、活泼的教学教学风格;还有刚进入我校的欧阳老师,她原是一位初中英语老师,突然接触小学教育,面对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学生,欧老师是一个头两个大,这是我们及时地将欧老师确定为集体备课的主讲老师,通过一轮的集体备课,欧老师也迅速的成长起来,她不但熟悉了小学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还能将自己以前教初中英语的一些巧妙方法也融入到现在的教学当中,在师徒结对的教学比武中欧老师还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她的迅速成长与集体备课这个平台是密不可分的。还有蒋志英、李丽娟……这些老师都是集体备课的受益者。
通过研究、改革,我校老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研活动对老师们而言不再是累赘、负担,教研活动的时间缩短了,但形式和内容却丰富起来了,活动的实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教研活动,老师们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教学能力得以增强。